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图)

2023-10-27 9743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2. 调味品的发展趋势
  3. 浅谈调味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天味业(603288)、千禾味业(603027)、加加食品(002650)、恒顺醋业(600305)、安记食品(603696)、仲景食品(300908)、莲花健康(600186)、梅花生物(600873)、阜丰集团(00546)、佳隆股份(002495)

  

本文核心数据:企业营收;企业毛利率;企业产能

  

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调味品细分板块众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成分可分为单一调味品与复合调味品;按成品形状分可分为酱品类、酱油类、味粉类调味品;按呈味感觉可分为咸味、甜味、苦味、辣味等。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众多

  

调味品行业产业链条较长,上游包括种植业、包装业和食品添加业;中游为调味品生产企业;下游主要销售场所分为零售端和餐饮端。

  

调味品产业链图谱中,上游种植业的代表性公司有北大荒集团(600598)、苏垦农发(601952)、农发种业(600313);包装行业的代表性公司有嘉美包装(002969)、双星新材(002585);食品添加剂的代表性公司有醋化股份(603968)、安琪酵母(600298)、星湖科技(600866);

  

中游的调味品制造企业有海天味业(603288)、恒顺醋业(600305)、仲景食品(300908)、莲花健康(600186)、梅花生物(600873)、李锦记和老干妈;

  

调味品行业下游零售端的代表性公司有大润发、家乐福和永辉超市(601933)等,餐饮端的代表性公司有西安饮食(000721)、同庆楼(605108)。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于产业升级期

  

1990年之前,我国调味品处于计划管控期,主要以单一调味品为主,1990年-200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逐渐走向复合化和细分化。2001-2013年,我国调味品进入快速增长期,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至今,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调味品逐渐朝着高端化和健康化发展。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监管愈加规范

  

调味品制造行业发展政策提出部门包括中国调味品协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近年来,调味品行业主要相关政策及规范如下:

  

在《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加大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和监管执法,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

  

全国各地积极促进食品安全行业发展,以下为全国各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纲要中有关食品安全行业发展相关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行业发展特点:高成本低收益且区域性较强

  

我国调味品行业呈现高成本低收益、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我国调味品行业毛利普遍在20%到30%之间,龙头企业可达到40%,产品附加值较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高。同时,我国菜系受地方风俗和个人口味的影响较大,因此调味品行业都带有一定的区域属性,例如山西作为醋都,是我国四大名醋的发源地,醋类企业聚集;广州是我国酱料公司的聚集地,有海天味业、厨邦、李锦记等著名酱料企业。

  

2、行业成本结构分析:原材料费用超过80%

  

从调味品生产成本结构来看,调味品成本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与包装材料的成本,而这两者价格的变化会给调味品生产企业带来影响。

  

以酱油为例,龙头企业海天味业2020年年报显示,食品制造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成本比重达到83.41%,制造费用和人工费用占比分别为7.98%和2.53%。

  

3、调味品需求分析:人均需求量上升,行业规模不断增加

  

从人均需求层面来看,调味品行业的必选属性较强。根据欧睿的统计数据,中国调味品人均消费量在过去14年间实现了翻倍增长,从2006年的5.7千克/年增长至2020年的10.7千克/年,CAGR约为5%。综合来看,我国调味品行业具备诞生大市值企业的发展潜力。

  

Research(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同比增长18.1%。随着中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观念的发展,中国调味品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调味品供给分析:百强企业产量增速较快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百强企业统计,2013-2020年我国百强企业调味品产量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百强企业调味食品总产量达到1627.1万吨,同比增长13.87%。

  

5、调味品选择倾向:食盐购买频率最高

  

根据艾媒的调查数据,在产品类型方面,目前中国消费者主要购买的调味料产品分别为食盐、酱油、醋品、香油及料酒。其中食盐和酱油的需求量最高,分别有79.8%的和76.5%的消费者选择购买。

  

1、区域竞争:企业多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我国调味种类十分丰富,地区代表性口味不一。目前,我国四川省、广东省分布的知名调味品企业较多,如四川省的保宁、千禾、美乐等等;广东省的海天味业、李锦记、厨邦等等。且从分布来看,我国调味品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2、企业竞争:海天味业龙头态势凸显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公司众多,根据调味品产品品类丰富度和2020年总营收来划分调味品行业竞争梯队,目前在第一梯队代表公司有海天味业,该类企业调味品产品品类全面,总营收规模超过150亿元;第二梯队的代表企业有中炬高新、李锦记和老干妈等,调味品产品品类丰富,总营收在30到150亿之间;第三梯队的代表企业有加加食品、恒顺醋业等其他中小型调味品生产公司,营收在30亿元以下,产品品类多侧重于某一品类。

  

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会朝着产品细分化、运作精细化、企业整合化和技术升级化发展。未来,调味品产品将会逐渐发展至更细分的品类,“有机”“绿色”“健康”等成分将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企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高,企业会增强运营能力来增加对渠道的控制,并且不断通过技术升级来研发新的口味,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日本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龟甲万,年产量占日本国内总产量的1/4,另外第二到第五名的企业又占1/4,市场集中程度非常高。反观我国,酱油市场规模500万吨,而最大的酱油类调味品生产企业只占全国产量的4%。又如“四大名醋”,主要是在各自的根据地呈主流消费。

  

这是因为受中国地域广阔运输成本高、区域消费口味差异性、企业传统经营思路的影响,我国调味业目前仍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一些企业已逐步发展为区域性品牌,产品辐射到邻近的省外市场,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

  

出家门实现市场的迅速扩张呢?这是许多调味品企业面临的市场困惑。

  

目前的调味品业还处于粗放式营销时代,低成本、低门槛、低附加值、消费周期长是调味品行业的显著特点,这导致了企业不可能在成长期投入大量的广告成本。调味品品牌之间的竞争还局限于价格、品类、渠道等单个营销环节上,但从市场竞争发展趋势看,整合品牌营销是调味品竞争的必然阶段。

  

小型调味品企业想稳固并立足本地区域市场,中型调味品企业想寻求更大的市场覆盖面,大型调味品企业更存在傲视全国市场的野心,而要达成这样的企业经营目标,靠的是什么?品牌建设是必然的趋势,整合品牌营销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调味品的销售渠道可划分为以家庭消费和餐饮消费两个场所,其渠道大概或划分如下:

  

1、大型零售终端:KA大卖场、仓储式购物中心的食品销售区。

  

2、连锁超市:此类超市以食品及日用品为主,以分布在社区或商业区的B、C类店为主

  

3、干鲜调料店:开设在农贸市场,它们是销售调味品的重要渠道,还具备批发和零售双重功能

  

4、社区便利店:即遍布家属楼或社区里的小型食杂店。部分店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5、餐饮店:是调味品的直接消费终端,是调味品的最重要消费渠道之一。

  

6、专卖店:厂家直接进货,直接面对消费者。

  

从上可见调味品具备宽渠道消售特征,而这些渠道在运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种渠道对品牌、品种、品质、配送、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同时覆盖渠道所需要的帐期资金要求和营运成本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也为各类规模的调味品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随着专业化运营的要求,调味品专卖店也将快速涌现。随着新一轮国际化专业化的兼并重组启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目前进入了一个大转变、大调整和大分化时期。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并购,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国际竞争的困惑与顽疾的暴露,调味品行业改善不足,以减少大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因素。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调味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是消费者一日三餐的必需品,也是中国味道的灵魂。

  

我国调味品行业历经计划管制期(90年代之前)、行业调整期(90年代)、行业上升期(90年代末-2003年)、高速发展期(2004-2014年),于2014年后开始进入产品升级期,功能化和健康化的产品细分创造新的需求量,品类细分成为必然趋势。酱油细分为老抽、生抽、味极鲜、面条鲜、蒸鱼豉油等,并向着淡盐、零添加、有机等健康方向发展;食醋品类起步较晚,近年开始细分饺子醋、凉拌醋、蟹醋等,同时健康化升级为保健醋、醋饮料,产品细分创造新的需求。目前我国食醋功能细分还处于初级阶段,细分潜力较大。

  

中国调味品产量及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百强企业统计,2013-2019年我国调味品产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调味食品总产量达到1428.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106.4万吨,同比增长8.05%。

  

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85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2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2%,该口径包括酱醋、酱料、耗油等。调味品属于刚需,行业周期性波动较小;并且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升级、外出就餐比例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调味品行业仍然保持稳步增长。

  

中国调味品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2010-2019年,我国调味品行业CR4及CR8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慢,十年间CR4和CR8分别仅增长了2.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并且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可见调味品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2019年,中国调味品行业CR4和CR8分别为18.6%和25.3%;其中龙头企业海天味业市占率约7.5%,紧随其后的李锦记市占率约3.8%。由于中国各地区口味差异较大,不同子品类又形成单独的竞争格局。全国性品牌企业、外资品牌、地方性中小企业各有市场。

  

中国调味品行业主要企业营收情况

  

2020年上半年,14家上市调味品企业中,营业收入增长的企业有10家,其中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的企业有8家,占比57.14%。营业收入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海天味业、梅花生物、中炬高新、颐海国际和涪陵榨菜,其中海天味业以115.95亿元的营收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余企业。

  

受疫情影响,4家调味品上市企业营业收入下滑,进入2020年第二季度,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调味品企业业绩回升,同时调味品企业继续向多元化、健康化和高端化发力,而线上消费或成为新常态,不少企业着力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加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环保严格监管、原材料涨价以及新的生产工艺应用等综合因素叠加下,行业门槛将逐步提高,行业整合加快,中小企业生存步履维艰,综合实力强的龙头将脱颖而出。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复制成功